临床上,中医需要时时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:一是中医的基本原理,另一个是针对某科或某个特定病种的临床实践问题。
如果说中医基本原理是“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”的话,那么,针对专科专病的临床实践,就是“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”。
脱离了实践,基本原理往往流于“正确的废话”。反过来,忽视了原理,具体实践也会方向不稳。
客观来说,每个有追求的临床中医师心中都有杆秤,以之来衡量自己临床实践的“治愈率”和“有效率”。
笔者经常学习名老中医经验,受益颇多,但是同时也会思考一个问题:“再给这位前辈一个同样的疾病,他一定能治好吗?他还会这样治吗?他究竟见过多少个类似的病历?”
诚然,每个中医临床家都有其擅长的领域,并且其理论的认识,也一定是基于自身的有限实践得出来的,也就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和局限性。
本文开头那位中医同道认为“中医治愈率、有效率实际上是不高的”这一提法,就是犯了这种错误。
那么,如何提高中医的“治愈率”和“有效率”呢?
如果某个中医确然在临床中走出了一片天地,则一定有其“局部的成功”领域,在这一领域,他是“中医治愈率、有效率很高”的。
但是,如果贪大求全的话,则容易导致疗效下降,甚至得出“中医治愈率、有效率实际上是不高的”结论。
可见,只有好好地守住自己的“根据地”,并一步一个脚印去扩大这一“根据地”,才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,也才能保持“中医治愈率、有效率是很高的”这一有利局面。
news